北京发那科是中国数控及工厂自动化领域的专业品牌, 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制造业最为蓬勃发展的30年,始终致力于FANUC全球领先的数控系统及工厂自动化产品及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,其产品与服务覆盖了汽车、通讯、电子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全领域,助力中国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
(资料图)
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更适合我们公司风格的话题,为大家做一些差异化的输出。
在我们的战略与文化中,有两个关键点:
1、成为智能制造价值型最佳伙伴。无论是对客户,还是其他业务伙伴,希望能够互相带来价值。
2、做受人尊敬的公司。一方面,要成为智能制造行业价值型伙伴,离不开超强的组织能力,所以,对我们公司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“人”。另一方面,这也体现了我们的专业、责任,我们长期主义的精神。
对应到面向员工的价值主张,就是以“员工为本”、“持续对员工好永远不变”为核心理念,持续建设“F+收获”“F+机遇”“F+伙伴”三大方面,为员工创造有温度的职场环境。
F+收获,提升员工体验感
F+收获,主要包括三大内容:薪酬、福利、员工体验。我们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,建立了从入职到退休,从个人到全家的全周期、全覆盖的福利保障体系。
F家特色:一人工作,保障全家
在构建个人的福利体系过程中,我们发现,家庭对于员工的保留有非常大的影响,所以我们增加了三口之家的配套福利,为配偶和子女构建了重疾保障。
而在过去的疫情期间,员工和父母的相聚变得很奢侈,于是我们又把覆盖小家的福利体系扩展到了更大的家庭范围,为父母提供体检、医疗,包括意外保障。
由此,基本建成了覆盖整个家庭的保障体系,近几年,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正向反馈。因为个体有时候确实很难获得这类资源,这正是公司福利的特殊价值和意义。
F+TIME:构建共同回忆
为了增加仪式感,我们设置了长期服务奖项目F+TIME,它代表着在北京发那科度过的时光记忆。
在公司层面,每年的年会上,F+TIME都是一个固定环节,不同司龄的同事会上台分享多年来的感想,一起回忆走过了什么、获得了什么,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都非常温暖。
除此之外,我们每年还会选取一个司龄段的同事,请他们在某个月份一起回到北京总部,在月度的公司早礼上,开展F+TIME仪式。然后会找一个相对私密、甚至有点小资的地方,比如说红酒窖、四合院等,总经理和人力资源的同事也参与进来,大家聚在一起回忆、聊天,整个活动也会进行拍摄留念。
F+TIME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员工的物质激励,更是希望能通过建立专属记忆、成长记录、情感陪伴,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认同,激发员工的归属感与自豪感,并作为文化传承,对内外传递,最终实现对人才的吸引和留任。
F+机遇,激发员工成就感
对于北京发那科来说,我们希望不仅仅为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,更要给大家创造机会,提供更多可能性。所以我们比较提倡T型人才发展模型,这个T型中,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竖,要在专业领域做精做强,极致发展,同时,在横的方向做一些综合素质的发展。
重点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管培生项目——Mars锻造计划。
由于行业的特殊性,我们的应届生在入职后,需要系统性地学习很多基础知识,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,融会贯通电气、机械、自动化各专业的知识。所以,在我们公司,从一名应届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工程师,往往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。
为了帮助应届生成长,我们配置了“5托1”围绕式辅导,在整个培养阶段,每位应届生员工会有5位导师(专业导师、职业导师、培训导师等等)。比如说,应届生一入职就会有人力资源的导师,帮助他们适应职场环境,一直陪伴他们完成转正、定级、述职。
而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,应届生会通过课堂学习、轮岗体验、客户现场接触等各种方式,经历启航、导航、续航、领航四个阶段,实现快速成长。
F+伙伴,增强员工幸福感
我们公司的人不是很多,但年龄跨度非常大,从21、22岁的应届毕业生,到60岁,甚至70岁已经退休的同事,各个年龄段都有。但得益于总部开放、坦诚的理念,以及导师带教的传统,整个组织氛围很好。我们是同事,更是伙伴,大家互相陪伴,一起成长。
对于我们人力资源来说,还需要从机制层面来保障这样的氛围,形成正向循环。所以我们会开放交流机制,为员工提供各种沟通交流的场景。
导师赋能项目
从具体例子来看,我们去年开展了一个导师强化项目,赋能导师的成长和发展。导师,一直是我们工程师中的中坚力量,他们通常并不是管理者,而是出于责任和传承,努力带教新人。那要怎么去帮助他们呢?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:
1、传授教练式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手法,帮助导师们更好地开展工作。
2、通过专业的性格测评工具,帮助导师自我觉察。HR会和导师的主管一起,进行一对一的测评反馈,帮助导师探讨更多的发展可能。而导师也会收到自己学员的测评结果,然后再和HR一起,给学员做反馈。
借助客观的测评结果和深入的沟通,能够加深互相的了解,在相处过程中,就能减少很多主观判断和误解。
F+SiXiang游学
F+SiXiang游学,这是每年获得公司级优选认可的同事的专属激励项目。这个项目本身,其实并不是为了提升专业技能,而更多地回归到人生的“道”的层面,有的分享老师甚至是学哲学的。它提供了一个跨团队交流沟通的平台,让公司最优秀的那批人聚在一起,共同探讨、历练。
因为我们一直穿的是黄色工服,所以内部都叫自己“小黄仁儿”。过去二三十年,我们这些“小黄仁儿”们一起为共同的目标持续努力,因为相信所以愿意付出和实践,也因为逐渐成真的现实让我们更加地相信和努力。
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会坚持这些想法和初心,虽然每个小小的星星光线有限,但是当这些微光汇聚在一起,终将可以打造出灿烂和闪亮的星河。
在打造有温度的职场环境上,我们一直在路上,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努力,一起探讨和成长。
扫码回复 “论坛回放” 获取2023狮山论坛回放链接 以及《典范实践案例集》第二辑以及《典范实践案例集》第二辑
盖雅学苑是盖雅工场旗下的管理知识输出和交流平台。关键词: